2022-08-25
607次
網站運營
老鷹中暑、葡萄變成葡萄干...今年的夏天真是格外炎熱,HR在感嘆四十幾度高溫的同時,也別忘了做好防暑降溫、高溫津貼發放等工作事項。
小D根據2022年各地的高溫津貼標準及落地的一些注意事項,整理了一份簡單的實操指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溫津貼是用人單位為保障勞動者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對勞動者高溫作業及高溫天氣下作業額外的勞動消耗給予的補償。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高溫天氣作業則是指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在高溫自然氣象環境下進行的作業。
1、在35℃以上(含35℃)的高溫天氣里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
2、在采取降溫措施后工作場所溫度仍在33℃以上(含33℃)的勞動者。
存在高溫作業及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作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等用人單位。
夏季高溫費應納入勞動者的工資總額,所以高溫費應當以法定貨幣形式發放,不能以飲料券、防暑降溫飲料等其他形式沖抵或代替。

具體要看工作場所,如在室內溫度通過安裝空調、風扇或者其他降溫設備,能將室內工作溫度降到33度以下,則可以不發放高溫費;如果不能則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費。
對于請病事假等非正常出勤職工的高溫費,原則上應當按照月平均工作日21.75天折算。
方法一:當月高溫費=日高溫費標準*當月出勤天數
方法二:當月高溫費=月高溫津貼費-日高溫費標準*請假天數
當兩者出現不一致時,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中自主規定,明確統一操作方法。但用人單位應當注意,扣除了高溫費等項目后,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手的工資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除了對高溫天氣下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藥品外,還要提供一定的防護措施,如換班輪休、停止路途作業或縮短工作時間等。但同時還須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費。
因此,不能以清涼飲料或藥品代替高溫費,用人單位在發放高溫費同時,還需要及時現場供應防暑降溫飲料或藥品。
高溫費發放的條件取決于工作環境是否為露天、工作環境溫度多少,而跟當月是否有高溫天氣沒有關系。
即使在當地部門規定的夏季高溫季節沒有出現高溫天氣,只要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露天工作或者室內工作場所溫度不能降到33度以下的,就要按照當地部門規定支付高溫費。
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的,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下一篇:工資管理系統的功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