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何審核用人部門提交的招聘要求?
很多招聘負責人抱怨:用人部門提出的用人要求,在市場上找不到;或者能找人,但候選人不來我們的平臺;或者用人要求與崗位本身存在沖突。人力資源部門和用人部門之間的觀點差異,將導致招聘工作效率低下。
首先,公司必須建立一個系統的招聘流程。這個過程可以參考其他公司,也可以在招聘過程中不斷完善。核心要素是將業務部負責人作為審核的負責人。
其次,匹配預算,各部門的預算應包括人力資源的成本。如果人力成本為各級業務部門經理的考核指標,他們會考慮需要多少HC,如何更好地發揮內部力量等,平均人效也可以包含在考核指標內。
最后,為了與項目聯系起來,HR了解行業里,什么樣的人更可能實現什么樣的項目。因此他們可以為業務部門提供更多的增值,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如果與用人部門意見不合,人力資源部應始終保持服務意識,并相互溝通,制定招聘需求和計劃。在招聘過程中,讓用人部門參與簡歷篩選、面試、談工資等過程,比用數據說話更直接、更有效。如果用人部門不能參與整個過程,那么每一次面試結束后,人力資源部應采取面試過程和結果記錄并統計分類,確定因為工資還是工作環境原因不愿意來人數。讓復試的人寫好復試測評表把工作做得仔細,拿數據說話。
2、如何有效解決急招難的問題?
HR想從容應對突然的招聘,最好的辦法是:在老板不需要招聘時,偷偷招聘。HR需要與每一個業務單位更多地接觸,以及業務發展需要考慮人才的需求:哪些人已經飽和了?哪些人需要提前準備。
如果老板急著要你雇人,那該怎么辦?
第一要務,不是立即招聘,而是分析這個招聘需求的原因,主要是解決方向、定位和招聘標準。
其次是貫徹落實,解決的依據是定位和標準,找到合適的人。不妨先從內部員工開始,根據招聘需求確定公司內部員工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做一次動員會議,展示工作前景,從物質和精神上起到激勵作用,讓更多員工報名。
同時進行外部招聘、執行過程中,檢索、面試和反饋三個層次密切配合。例如,尋訪角度可以看不同渠道的高效性,比如內推又快又準,如果有獵頭可用也是又快又準。
在崗位人員要求、安排、面試技巧等方面,需要與有關領導溝通。是時候降低一些要求,或增加預算,或需要其他部門的支持等等,必要時與老板溝通,得到支持。積極動員其他部門,集結團隊力量,有效地打破招聘困境。
3、面試到場率很低,怎么解決?
在談所有問題之前,HR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將吸引人才看作營銷過程。前期的溝通是看客戶的意向,面試是與客戶見面的過程,然后報價簽訂意向,進入項目實施的初期,有的公司要求HR負責招聘者在崗的離職率,這可以算關單和回款。
擺好心態。招聘是雙向的,不是你認為別人該來就一定要來,通過網絡的查詢得來的信息的意向性肯定沒有直接投遞的意向性高,因為人們原本并不太關心你的公司。
如果在網絡上搜索到簡歷,你可以先和對方電話溝通,跟他談一下公司的情況、職位,然后看看他的意見,不妨加上這句話:你可以先考慮一下,如果你對我們感興趣的話再回電。這樣,應聘者更容易接受,相比你說我在這里招聘XX崗位,通知你來面試,對方或許搞不清楚不知道你是誰。可以詢問對方什么時候方便,預約見面時間,然后到約定的前一天下班之前打電話提醒。
最后,重點強調是匹配。只有當雙方需求和期望相互匹配時,成功的概率才會高。因此,企業需要準確地定義人才。比如說,這個崗位真的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了解部門的實際需要是很重要的。
4、人員流動性大,如何做好招聘計劃?
在快速的發展公司中,很難制定年度計劃,建議大家做季度計劃。所有的規劃都以業務為主,我們的源頭一定是業務需求,需要什么樣的人,多少人要完成,然后我們的招聘計劃就出來了。
此外,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崗位編制,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配置是實現數據優化、提高人才配置、合理配置的前提。力求避免人力分配不均,力求避免人力配置不均,做到崗位分工明確。這樣,在人員流失之前,就有充裕的時間補充人員,這是直觀而明顯的人員需求分析。
5、如何處理集中辭職之類不確定的招聘情況?
這涉及到整個人力資源管理,包括核心員工的保留、離職流程管理、業務梳理等。一般來說替補職位有幾種可能:
(1)通過溝通挽留住重要人員,即使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2)緊急離職人員工作內容先由部門其他人員交接;
(3)從其他部門借調人員接手;
在提出離職走流程的一個月內,招聘和業務部門抓緊找人接替。在這一點上,更重要的是做好招聘需求分析。如果崗位必須打卡上班的需求不是特大,可以顧問的方式繼續聘用員工,可以在兼職過程中給予相應的報酬。
6、90后員工離職率高,如何留住?
(1)讓員工感到被認可和尊重
尊重他工作的價值并不意味著每次見到他就鞠躬。而是他盡力做了一件事,希望被大家看到,并希望他的價值得到承認和尊重。這就是他們所關心的。
所以需要及時的反饋,即便是口頭上的尊重,你可以給他4.5分,說我不能給你5分。可以這樣說,但是讓他感覺到。
(2)少雇人,多發錢
年輕人初入職場,沒有錢,所以要少雇人,多發錢。比如說可以雇6個人,試著招4個人,然后給5個人錢,這樣,大家都很開心,他們可以拿更多的錢,公司可以省錢。
(3)巧立名目,幫助生活
正常薪酬體系不能碰,否則公司就變成了一個慈善組織,但是你可以想辦法在規則之內巧立一些名目,比如說可以給月薪8K以下的人發房補。
(4)以年輕人作為決策者,而不是執行者
前面提到了承認和尊重,那就要在心里把他們當成決策者,不是說讓他們替你做多少決定,而是要拉著他參與你的決定,特別是有基層管理者參與的時候,你會發現事情進展真的會順利很多,而且真的會給你不一樣的視角。